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我们的英文Session分享。在我之前已经有很多大神做了一些主题的分享,大部分是关于英语学习的。我今天想分享的呢,也是关于英语学习的。但可能我能提供了一个更接地气的视角。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在20年底作为毕业生加入我们公司。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是所有分享者中对自己英语水平最没自信的。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教室背后的黑板报上有一个板块,上面写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每次英语考试倒数10名的名字都会被填进去。我的名字从第一次被填进去后就没有被擦掉过。我大学前的英语课基本是睡过去的,而大学英语基本是翘过去的。此外,我没有脱产式的集中一段时间学习英语,也没有海外的留学、工作经历。这也就是说,如果你对你的英语水平非常不自信,觉得前面分享的大神的经历和经验没办法映射到你身上,那么我可能是你的菜。
当然,虽然我英语很差,但是我仍然强烈的希望能够上Offshore项目体验一下。因为我觉得,在我们这个行业,你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你能走多远,但如果同时你的英语不错的话,你的路能走的宽一些,舒坦些,甚至快一些。我非常功利地认为,Offshore项目能给我带来两个浅显的好处,一是它能提升我的英语水平,二是能给我简历上添一笔:我曾经给海外客户服务过。
这时候我碰到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我似乎要有足够好的英语水平,才能参加Offshore项目。以及,我觉得我要能参加Offshore项目,才能有足够好的英语水平。 生活中处处有这种悖论,我上次面临这种悖论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我是学机械的,但是想进入IT行业,我似乎需要有一些相关的项目经验,才能帮我找到软件开发的工作;我似乎只有找到软件开发的工作,才能积累相关的项目经验。幸好super x项目帮我破除了那个循环。
我这次面临的困境也是我们的HR帮我解决的:我被assign到一个Offshore项目上。当然,没有这段经历,也就没有今天的session。上了Offshore项目之后,我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不管是从鸡到蛋,还是从蛋到鸡,都不是那么回事。
先看第一条。我们是不是要有足够好的英语,才能上Offshore项目?当然这句话是否正确取决于你怎么定义“足够好的英语”。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如果我连ABC都认不全,显然是无法胜任offshore项目的,所以我不能欺骗大家说:Offshore对英语完全没有要求,你只需要带上你的勇气。那Offshore要求什么样的英语能力呢?实际上,这和你的角色有很大关系。对于TL或BA来说,他们考虑的范畴更大,他们需要更有力地输出观点,需要维护客户关系,需要更准确地理解客户的意图,对英语水平绝对提出了更大的考验。我仅作为一个普通开发就参加Offshore项目所需英语水平的最低存活标准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
我在上Offshore项目之前,对自己英语水平的估计是,输入尚可,输出拉胯。因为我的英语能力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习得的,对于输入,也就是听和读,我能自助地验证我听的、读的是不是正确的,但是对于输出,如果没有一个老师去指正,似乎自己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获得文笔、口才上的提高。
但是工作和应试是非常不一样的场景,在Offshore项目中,我们可以把对读和写的要求放的低一点,因为这两项对实时性的要求不怎么高,你可以开挂,借助你最趁手的词典和翻译工具帮你完成这些任务。
对于”说”,我捡回那句话:带上你的勇气。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你只需要几个离散的关键词,搜索引擎就能知道你在想什么;老外也可以。我们确实需要关注我们表达的正确性,因为这影响到客户对我们的印象。但是在真正的沟通中,请放下这层顾虑,它只会阻碍你表达。你不能因为担心有表达的有语法错误、词汇用的不够地道而不敢开口。你所有关于语言正确性的顾虑只应该出现在你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在真正的沟通中,请放下这些顾虑,它只会让你畏于表达。另外,针对一些场景,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想要说的内容,比如提前给站会写好讲稿,给kick off准备一份自我介绍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实时性高的任务转换为实时性低的任务,获得更充分的准备。
真正让我感到特别头大的是听力。 它太重要了,其他所有的工作可能都会依赖到你听到的信息的准确性。但是它太难了。你不但会面临广受吐槽的印度口音(当然印度人可能也会吐槽我们的口音),你可能还会面临肺活量极大,讲话跟机关枪一样的native speaker。你在脑中还在琢磨前面一句话的意思时,马上又收到了三句话待处理,你的脑子就会体会到buffer overflow的感觉。所以,对于需要直接和海外客户沟通的项目,对听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那么我们针对听力能做什么?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听不懂。我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你对词汇、词组的积累量不够,即使给你提供英语字幕,把听力降级为阅读理解,你仍然不明白别人想表达什么。对于这点,没什么捷径,无法短期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去丰富我们的积累量。第二点,你对发音规则不熟悉。许多学习者没有基本的连读和弱读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很多时候根本听不到这些语音现象,总感觉听英语时“说的太快”“听不清”。另一个情况是,你对客户的“特种”发音规则不熟悉,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可以回顾和客户的会议录屏,给自己反复地洗脑,做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第三点是,你对客户的文化背景不熟悉,譬如他们用英语讲了个梗,所有人听到了都哈哈大笑,虽然你get不到他们在笑什么,但是你也只能配合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这类情况在会议前破冰的非正式话题中经常碰到。我并没有针对这点做假装听懂了以外的准备和训练,所以不具备什么发言权,但是可以提供一些改善的思路,比如收录一些常见的开场话题,或者潜入当地的社交媒体看看当地人都对啥感兴趣。
所以回顾这个问题:你是否需要足够好的英语才能上Offshore项目。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结论:第一,工作所需的英语和常规应试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差别,我们尤其需要关心听力。第二,大部分的弱势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进行弥补。
我们再来看看是否只有上了Offshore项目,才能拥有足够好的英语。当然这个描述比较片面,我真正想表达的是,是否只有获得这样的沉浸式沟通体验,你才能拥有足够好的英语。我在上项目之前和上项目三个月时间分别测了一下English Score,刨除运气的成分,可以看到我确实是有明显的进步的。尤其是阅读和听力的部分,从原来的三百多提升到了五百多。
这是不是意味着Offshore能自然而然地提升你的英语水平呢?从我自己的直观体会上看,如果你不持续地做额外投入精力学习英语,Offshore 只能在初期,有限地提升你的英语水平。因为当你发现你能用非常有限的词汇和充满语法错误的句子也能跟客户正常沟通时,你可能就不太有动力在英语本身投入更多的精力了,你的英语水平也就维持在勉强够用的水平。
第二点是,像Offshore项目这样的沉浸式沟通确实是个很好的刻意练习的机会,你每天沉浸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每天客户变着花样地给你展示如何请求别人review自己的pr,如何做一些small talk,如何更新自己的进度,你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表达,只要你留心,很快就能有机会使用这些新的表达方法,去强化你的语言水平。
第三,Offshore项目并不构成提升你英语水平的必要条件。大部分人没有达到非要在Offshore才能提升英语水平的瓶颈,这只是你推脱英语学习的借口。即使不在offshore上,你也有充足的手段去学习,只是没有那种紧迫感。
说完了鸡和蛋的问题,我来分享一下我个人学习英语的心得。我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英语非常差,但是在English Score又测出了接近C1的分数。说实话这个分数让我自己都吓一跳。当然这也能说明我的英语学习方法是能奏效的。我的英语学习方法佛系而朴素,它并不能帮你快速地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但是它能伴随到你的工作习惯中,伴随着你的整个职业生涯,它不是一个需要强大意志力才能坚持的习惯,因为它执行起来几乎不需要额外的effort,同时你能很快感受到它带来的好处。说起来非常简单:偏好英语资料,并使用间歇性记忆方法记忆遇到的生词。它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让我在to china的session中介绍都有些不好意思。
对于第一点,偏好英语的资料,对于我们开发者来说有除了语言学习本身以外更多的好处。因为很多技术文档的原文都是英文,中文翻译是缺失或者失真的。偏好英语除了给你带来语言学习的好处以外还能让你更准确地理解文档。无论什么时候,优先使用英语关键词搜索,在软件开发领域这通常有更优质的搜索结果,优先阅读英语技术文档,实在看不懂,再参考中文翻译。很多时候,你单单看英文文档看不懂,单单看中文翻译也看不懂,但是两个一对照,你就懂了,然后骂一句:哼,翻译地真差。虽然很多时候你也提供不了更好的翻译。
如果你还没建立起阅读英文材料的习惯,你可能会觉得不适应,因为在一开始,它会拖慢你的效率。你已经有一个驾轻就熟的技能,想要从零训练一个可能更高效的技能替代它,存在一个艰难的自举过程。同样的例子包括习惯了全拼的人去尝试双拼,习惯了intellij的人去尝试Vim。譬如你一直使用全拼,听到有人鼓吹说双拼的效率更高,于是你开始尝试。在你尝试的第一周,你发现你不会打字了,每个字都需要查看键位表,艰难地按出来。你的前一个月,你的打字效率都远远达不到全拼的效率。直到一个月后,双拼渐渐赶上全拼的效率,你后面练习双拼才感受不到任何的负担,甚至开始觉得全拼不好用了。
我们总结一下偏好英语资料的好处,对与开发者来说,它让你获取的资料更丰富,更权威,更前沿。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跨过一开始艰难的自举过程,你后面就不再能感受到看英语材料给你带来的心智负担。第三,通过大量的输入,量变引起质变,有不错的语感和听力,甚至能流畅地表达。
另一个建议是,老生常谈的,背单词。我把它作为一个日常活动。当然,我们要借助软件背单词,市面上有很多,因为没有哪个软件给我打钱,所以我就不给谁打广告了。我对这些软件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它起码能支持间歇性记忆。根据遗忘曲线把差不多要忘了的单词推送给我。第二,它能多设备同步。第三,它能自定义词库。我没有背过预设的词库,比如雅思、托福、四六级之类的,因为我至少在短期内没有考试的需求。我的词源来自于日常的工作中,譬如每当文档中出现不认识的单词,我会把它收录到我的词库中,让SRS来给我推送复习的时间。
这么做有一些好处,首先,我遇到的生词才是我需要背的,它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占据一定的词频;第二,你可以在记忆中将这个单词和你收录它时的场景做关联,比如在什么文档、什么句子中,达到记忆宫殿的效果,加深你的印象,以及对它用法的理解。 第三,省心。你记忆的编排完全交给SRS,你只需要用碎片的时间去完成这些记忆。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期望快速提升英语水平,并get ready for offshore项目,我的方法并不能奏效。事实上,这一习惯我已经保持了数年。从时间跨度上看,它是非常低效的。但是它潜移默化地给我带来了还不错的英语水平。它被我融入到日常的工作流中,学习英语只是一件顺便的事,而不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同时,我每天都有大量的输入,这让我有不错的语感和听力,一些我熟悉的题材比如技术视频,我可以不依赖字幕原速甚至1.2倍速到1.5倍速去看。最后,它简单易行,你并不需要你为此制定一个计划,安排固定的时间,你只需要转变你的mindset,尝试去使用英语材料,并根据你的实际水平,逐渐提高英语材料在你日常工作中的比例,然后利用你碎片的时间,去记忆阻碍你理解的词汇。